作者:林清清
医案:小王,40岁,痛风反复发作4年
小王今年40岁,平时工作繁忙,经常需要应酬工作,啤酒、海鲜是饭桌上的常客。4年前,小王开始感到右脚大拇指红肿热痛,晚上甚至疼痛到无法入睡,连夜到急诊就诊发现痛风发作,打了止痛针才勉强缓解。得知要调整饮食、控制尿酸水平后,小王尽管平时规律使用降尿酸药物治疗,饮食也很清淡,三餐青菜为主,但关节疼痛仍时有发作,还经常胃胀、胃痛,打嗝嗳气,十分影响正常生活。听闻德叔治疗痛风效果很好,小王决定前来德叔门诊求助。
德叔解谜:脾胃阳虚,湿热停滞关节
德叔介绍,痛风多与湿热停滞关节相关,小王由于饮食不规律导致脾胃受损,难以运化水湿,水湿停留在关节,郁而化热,湿热内蕴关节则出现关节红肿热痛。此外,清淡饮食不等于只吃青菜,蔬菜大多性偏寒凉,食用过多会进一步损耗脾胃阳气,令运化食物功能受损,出现胃胀、胃痛、嗳气等症状。
在治疗上,德叔以祛湿通络止痛为主要方向,辅以温补脾胃阳气。中药治疗1周后,小王的关节红肿热痛已消退。坚持治疗2个月后,小王的尿酸水平稳定,胃胀、胃痛症状消失了,痛风也很少发作了。
预防保健:健脾利湿防暑热,运动升阳强脾胃
大暑即将来临,暑热重,降雨频繁,湿热夹杂,像小王这类人群,稍有不慎,感受暑湿热就容易诱发痛风发作,平时饮食可以适当多食用炒白扁豆、薏苡仁、白术等,健脾利湿而不伤脾胃,也可以适当食用酸姜、陈皮、砂仁等温脾暖胃的食材,帮助增强脾胃功能。
中医强调“春夏养阳”,夏季是促进阳气升发的好时机,德叔强调“动以升阳”,建议小王逐渐增加运动量,运动微微发汗,促进气血运行,而非大汗耗损津液和肺脾之气;可以多晒太阳,帮助脾胃阳气恢复,促进水湿代谢,以减少发作。急性发作期可用海风藤、威灵仙、土茯苓各30克,将上述药物放入锅中,加入适量清水煎煮30-40分钟,待温时浸洗患处10-15分钟,1周2次。可帮助清热利湿、舒筋止痛。
德叔养生药膳房
猪脊骨丝瓜薏米煲
材料:猪脊骨500克,丝瓜1根,炒薏苡仁20克,茯苓20克,陈皮3克,生姜、精盐适量。
功效:健脾利湿。
适宜人群:痛风反复发作、身体酸重等。
烹制方法:诸物洗净,猪脊骨切块、焯水,丝瓜去皮切段,所有食材一同放入锅中,加入适量清水,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煲1小时,放入适量精盐调味即可。此为两或三人量。